心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 —“四高一多”的特點,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
什么是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是由于動脈血管內壁有脂肪、膽固醇等沉積,并伴隨著纖維組織的形成與鈣化等病變,即動脈硬化。這種病變發展至心臟冠狀動脈時則形成冠心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死亡。
從正常動脈到無癥狀的動脈粥樣硬化、動脈搏管狹窄,需要十余年到幾十年的時間;但從無癥狀的動脈硬化到有癥狀的動脈硬化,如冠心病或腦中風,只需要幾分鐘。很多病人因為毫無思想準備,也沒有預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心臟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都屬于心血管病。
什么是腦血管疾???
腦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腦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相關癥狀。它是一種危害人民健康,威脅生命,影響勞動力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常見的腦血管病大致可以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種疾??;缺血性腦中風包括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四種病。
什么是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壞死。
如果冠狀動脈堵塞或嚴重狹窄,即會引起嚴重心肌缺血,一旦供應心臟的動脈堵塞或者狹窄,心肌缺乏有效的血液灌注,心臟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個時候可以發生一些嚴重的心律失常最后導致猝死。
什么叫心源性猝死?
貌似健康或癥狀不明顯的人或者病情平穩的人,由于體內潛在器質性病變或功能性突變所引起的突然或意外的自然死亡,稱為猝死或急死。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心源性猝死是在發病后6小時內突然死亡。但也有主張在2~3小時 或1小時以內突然死亡者。心源性猝死多由于心電不穩定所致,癥狀突然出現,往往立即死亡,稱為“瞬間死亡”。因此,多數心臟病專家主張心源性猝死的時間應以1小時以內作為標準。實際上猝死的自然性、突然性和意外性都是不容忽視的。這是因為心源性猝死的死亡表現不一。有的人雖有急性癥狀,但很輕微,在周圍人未加注意時意外死亡;有的人雖有慢性病癥狀,但在毫無死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死去;也有的死者生前外表好似很健康,完全沒有任何疾病感覺或不適,幾乎不經過瀕死期而猝然死去;甚至有人臨睡前還如平常談笑風生,卻在夜間意外死亡。凡此均可見于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與心律失常有何關系?
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發病機理為致命性的心律失?!氖翌潉蛹靶氖彝2?。
缺血性心臟病、心肌電的不穩定性是導致心室顫動的主要電生理學基礎。當心肌缺血時,心肌纖維的應激性及傳導性都發生許多變化。蒲金野氏細胞由于缺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等原因,導致自律性增強,室性早搏及早搏性心動過速便可增多,一旦發生室性早搏并落在心室易損期,便可產生心室顫動。另一方面,心肌缺血時,各部位的心肌纖維不應期長短不一,傳導速度各異,呈現電的不均勻現象。有的部分心肌傳導可明顯減慢,甚至呈單向阻滯,形成室性早搏或心動過速,從而誘發心室顫動,乃至心室停搏而猝死。
或因心臟較大面積的缺血,交感神經反射性抑制,迷走神經的中央核及周圍組成了對心臟的抑制系統,出現心室停搏,電—機械分離而出現心源性猝死。
怎樣判斷心臟性猝死,如何及時搶救及預防?
?、俟谛牟♀酪远竞冒l,常常發生在院外,多在家、工作或公共場所中突然發??;半數病人常無先兆、無癥狀,部分病人往往有非特異性先兆,即猝死前數分鐘或數天可有心前區疼痛、胸悶、疲勞或情緒改變等,常未引起病人的警惕和醫師的注意。猝死一旦發生,則馬上出現意識喪失,阿斯綜合征發作,皮膚發紺,由立位或坐位突然倒地,呼吸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心音聽不到,血壓測不到,心電圖示心室顫動,心電靜止或電—機械分離。若猝死發生在睡眠中,則死前可發生異常鼾聲或驚叫聲,也可無任何表現于翌晨才被發現。
?、谟捎阝揽梢噪S時隨地發生,因此,要普及心臟復蘇搶救知識,使基層醫務人員和群眾都能掌握這一搶救措施,一旦發現猝死則能立即就地搶救,對挽救病人生命有重要的意義。往往根據意識突然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心跳停止即可判定心跳驟停。搶救是否能成功,受診斷是否及時、開始復蘇術的時間、心臟驟停的時間的影響,掌握正確的復蘇術亦很重要。一般認為,超過6分鐘,即使心臟復蘇,也可能有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可逆性損害。
?、蹖τ阝赖念A防,目前缺乏有效措施。對冠心病病人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對有可能演變為心臟驟停的心律失常及時發現,如用動態心電圖監測來發現有發展為心室顫動可能的室性過早搏動(多源、連發、落在T波易感期上、落在P波上等),或通過臨床心臟電生理檢查發現可導致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室晚電位,并及時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或應用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對預防猝死的發生有幫助。對冠心病的高危病人,及時應用β-受體阻滯劑,抗心律失常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溶栓藥物,鈣離子拮抗劑以及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冠狀動脈旁路術等。對于原發性長Q-T間期綜合征,可口服β-阻滯劑或作左側星狀神經節切除術。
心血管疾病常會引起如下癥狀:
頭昏、頭痛、肢體癱瘓常常提示高血壓
胸痛、胸悶,胸部緊縮感,伴有大汗,惡心等常提示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呼吸困難、稍活動就感到氣喘吁吁,夜間常常因為氣促而憋醒,不能平臥,需要坐起來來才稍緩解,雙下肢浮腫等常常提示嚴重心臟疾病導致心力衰竭
心悸、心慌、自覺心跳很快或有心臟漏跳感,陣發性發作,或伴有胸悶、全身無力等常常提示心律失常
小兒出現容易感冒,肺炎等,活動或哭鬧后即出現氣促,顏面青紫,體檢 心臟雜音,常提示先天性心臟病。
活動后出現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無力感,肢體停止運動后,癥狀又緩解,重復相同強度的運動又出現癥狀,休息后又可緩解,常常提示下肢動脈內由于粥樣斑塊形成引起管腔狹窄,此時常說明心臟、腦等重要器官血管有同樣改變,須及時就診。
突然意識不清,跌到在地,可伴或不伴有四肢抽搐,數分鐘至數十分鐘后自行清醒,其后無特別不適,醫學上稱為暈厥。許多心血管疾病可導致暈厥,如心跳過慢,各種心動過速,主動脈瓣膜狹窄,肥厚性心肌病,肺栓塞,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嚴重心肌梗死等,此時必須及時就醫,否則有猝死的危險。
高血壓
人們常說的高血壓是指在至少兩次以上安靜狀態下測量血壓在140/90mmHg以上,少數病人的高血壓是由于體內其他器官,如腎臟,腎上腺等病變導致的,我們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多見于年輕病人,我們建議對于年輕時候發現的高血壓一定要到醫院做全面檢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因為處理該器官病變可根治這種高血壓的??上Ы^大多數病人高血壓病人原因不明,無法根治,醫學上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大家經常談到的高血壓就是指這種高血壓,它最常見于中老年人。雖然有些病人表現為頭昏、頭痛等,但更多的病人沒有任何癥狀。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導致心臟、腦、腎等人體重要器官損害,出現心力衰竭、腦中風、尿毒癥等嚴重病變從而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壓診斷一旦確立,必須及時并持續良好的控制血壓于正常水平(<140/90mmHg),避免心臟、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害?!τ谠l性高血壓,由于現代醫學對其發病原因尚未明了,絕大多數病人需要終身服藥,停藥后血壓將不可避免的回升到更高水平,有些廣告吹噓的“用了XXX,遠離高血壓藥物”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治療方法能讓高血壓病人脫離降壓藥物,所以高血壓病人應長期在心血管內科門診跟蹤觀察,及時發現高血壓對心臟、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及時干預,可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胸痛
一般說來,胸痛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常常提示嚴重的心臟或肺部疾病,其中最為常見,危害最大的是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這兩者是冠心病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表現形式。所謂冠心病是指供應心臟本身血液的血管,也就是冠狀動脈內由于斑塊形成堵塞血流,從而出現心肌缺血,嚴重者導致心肌壞死。輕中度的堵塞導致心臟供血不好,出現心絞痛。嚴重而突然的堵塞導致血流完全停止,出現心肌壞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
心絞痛的胸痛多局限在胸骨中下段(胸部正中中下部分)或左胸部,但也有部分病人位置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可發生在自下頜到上腹的任何區域。胸痛范圍約一巴掌大小,多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情況下出現,多半為悶痛、壓榨感或緊縮感,此時病人常常不得不停止活動,直至疼痛緩解,多持續5至15分鐘可緩解,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丹,2分鐘后可開始逐漸緩解。
心肌梗死的胸痛性質和部位同心絞痛大致相同,但程度更重,病人常有頻死感,煩躁不安,出汗、恐懼且常發生在清晨或安靜狀態下,疼痛可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以上,此時,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丹常常無效。
如果出現了上述性質的胸痛,強烈提示冠心病,請毫不猶豫撥打120急救電話,因為冠狀動脈一旦堵塞,不到2小時,心肌將出現無法逆轉的心肌壞死,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使閉塞的血流開通,病人將有生命危險。此時盡可能快的恢復血流至關重要,可以說“時間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所以此時就醫時務必選擇有能力開展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醫院,這樣的大型醫院,能夠在90分鐘內利用血管介入的方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支架治療,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從而挽救生命于千鈞一發。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也就人們常說的氣促,呼吸費力,常常是心臟或肺部嚴重病變的表現。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均可表現出呼吸困難,在小兒多見為先天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中青年女性多為風濕性心臟病,中老年人則多見為高血壓、冠心病等。
輕度的呼吸困難表現為安靜狀態及輕度活動情況下無氣促,隨著體力活動強度的增大而出現氣促,如不及時就醫,可逐漸發展為休息狀態下即感氣促,稍一活動,則氣喘吁吁。有些病人白天無明顯癥狀,但常常在夜間熟睡時突然憋醒,不能平臥,伴有咳嗽、咳痰,需要坐起來,氣促才能緩解,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常常提示心臟疾病已發展到嚴重階段,需要急診入院,不可耽誤。
暈厥
暈厥,就是指突然的神志不清,但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后又清醒過來,醒來后沒有明顯的不適,休息后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它是由于突然的短暫的一過性廣泛大腦缺血造成的。最常見的原因有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血管神經性暈厥,其中以心臟疾病引起的暈厥(心源性暈厥)后果嚴重,可能導致心臟停跳,病人突然死亡。
暈厥常常提示潛在的嚴重心、腦疾病,尤其是對于中老年病人,千萬不要以為暈厥清醒后沒有任何不適而麻痹大意,應該及時到心血管內科門診就診。
預防心腦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導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練。因為睡眠時,人體人體各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3、進補要適度。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4、心態平衡。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5、適當運動。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后再去鍛煉,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心腦血管病在飲食方面應加強注意,要做到葷素菜合理搭配、少吃多餐。
心腦血管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當前全組織范圍總體工作重點之一。